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、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、增长本领、作出贡献,2025年暑假期间,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积极组织开展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学院青年学子返乡后,深入基层一线,在政务实践、企业实践、乡村振兴、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,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。
刘菲瑶 23历史学(一本-师范)1班
服务地点:江西省南昌市
服务单位:南昌红岭花园社区、南昌德明公益服务发展中心、爱心厨房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每一次实践,都是一次将书本知识融入现实的宝贵机会。暑假期间,刘菲瑶同学参加了红岭花园暑期爱心课堂和“星心向融”陪伴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。

初到红岭花园的爱心课堂时,刘菲瑶内心难免有些忐忑。面对多个不同年级的孩子,既担心作业辅导难以契合每个孩子的需求,又怕教育宣讲因形式单调而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。但当刘菲瑶看到孩子们带着期盼的眼神走进教室,那些顾虑便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。刘菲瑶放下预设的模式,将机械的知识灌输变为耐心细致的引导,同时尝试引入情景模拟与互动。孩子们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,是实践给予刘菲瑶的第一份珍贵回响。
“星心向融”陪伴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,则教会刘菲瑶另一种沟通方式。第一次见到自闭症儿童时,刘菲瑶有些手足无措——他们或许会突然重复一句话,或许会对着旋转的风扇笑很久,他们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宇宙。刘菲瑶试着引导孩子们阅读绘本,却发现他们的目光总停留在别处。于是刘菲瑶先学着“听”他们的语言。刘菲瑶试着陪孩子们搭积木城堡,不催促、不提问,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默默帮助。刘菲瑶慢慢明白,特殊孩子们的沉默不是拒绝,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。告别时,孩子们拉住我的衣角,把一颗颗糖塞进刘菲瑶的手心。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微光,刘菲瑶知道,这是特殊孩子们对他们的认可。
志愿服务绝非单向付出,而是一场深刻的双向奔赴。社会实践教会刘菲瑶灵活与耐心,启迪沟通的智慧。暖心的瞬间让刘菲瑶明白:所谓成长,就是用真诚换真诚,用耐心等花开。
2024级历史学(公费)1班刘雅桦
服务地: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
服务单位:南昌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
暑假伊始,刘雅桦走进南昌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。这段志愿服务经历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刘雅桦对社会的认知,也让刘雅桦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。

刘雅桦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打扫办公楼卫生、保持区域整洁,接待来访人员。刘雅桦努力为社区工作者们打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。接待来访者则是最具挑战也最有意义的部分。每一位来访者都带着自己的需求和问题,刘雅桦认真倾听,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。让刘雅桦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前来咨询低保政策的老人。老人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无助,刘雅桦一边安抚他的情绪,一边详细地为他讲解政策内容。当老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,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时,刘雅桦内心充满了成就感。
此次志愿服务,不仅锻炼了刘雅桦的沟通能力,更让刘雅桦对社会工作有了全新认识。社工们用专业和爱心,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,他们的坚守和付出让我深受触动。这段经历将成为刘雅桦人生中宝贵的财富,刘雅桦在未来的日子里,将继续传递爱与温暖,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增添一抹亮色。
23历史公费一班 陈天姿
实践地点: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
实践单位: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
这个假期,陈天姿同学积极响应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号召,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回到故土,参与“七彩假期,情暖童心”暑期支教活动,担任语文老师与趣味课堂老师,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增添青春色彩。

在看到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时,陈天姿心中的社会责任感熊熊燃烧。和孩子们相处时,陈天姿始终秉持“以需求为导向”的理念,跳出课本局限,关注他们的生活与学习。趣味课堂上,陈天姿用音乐、手势舞和互动游戏打破沉闷;教唱儿歌时,陈天姿加入动作模仿,让孩子们在蹦跳中记住旋律;“你画我猜”游戏里,陈天姿引导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示词语的意思,让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。

此次实践让陈天姿懂得,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,更是用爱与创意点燃孩子的热情。寓教于乐的背后,是对童心的尊重,也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。未来,她将带着这份热爱与责任,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前行,为家乡的孩子们点亮更多的希望之光。
2023级旅游管理(含职教师范)1班 吴仕云
实践地点: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
服务单位:遂川县泉江镇人民政府
返乡后,吴仕云同学积极参与2025年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,在遂川县泉江镇人民政府党政办的这段日子,是吴仕云大学生活难以忘怀的时光。

初入党政办,面对繁杂的文件整理、会议筹备工作,吴仕云手忙脚乱。但在前辈们耐心指导下,吴仕云逐渐学会梳理流程,从分类归档文件到精准传达会议信息,每一项任务都让吴仕云对基层工作有了全新的理解。协助处理群众咨询时,看到工作人员用方言耐心沟通,帮村民解决社保缴纳难题,吴仕云真切感受到基层是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连接群众的“暖心桥”。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基层实践打破了吴仕云对政务工作的刻板想象。基层工作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身影。这段经历,是家乡捧给吴仕云的成长养分,未来,吴仕云会带着从基层汲取的严谨、担当与温暖,在学业和人生路上稳步前行,让自己的成长与家乡的脉搏同频共振,让青春在奉献中真正闪光。